所在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技术详情

简单的糖水偏好测试(SPT)--啮齿类动物抑郁模型快感缺失量化研究

糖水偏好测试(Sucrose Preference Test, SPT)是一种基于动物对甜味天然偏好的行为学范式,通过量化啮齿类动物对含糖溶液与纯水的选择差异,评估其奖赏系统功能及快感缺失(Anhedonia)状态。该实验广泛应用于抑郁样行为、成瘾戒断反应及抗抑郁Yao物疗效的研究中,其原理在于健康动物对糖水的摄取显著高于纯水,而抑郁或压力模型动物因多巴胺能通路抑制(如伏隔核功能受损)会表现出糖水偏好降低,这一现象与人类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具有同源性。


实验材料与准备

1.动物适应:实验前需将小鼠单笼饲养3-7天,消除社会交互干扰,并在恒温(22±1℃)、恒湿(50±5%)、低噪音(<55dB)环境中适应

2.糖水配置:使用1%-2%蔗糖溶液(W/V),避免浓度过高引发代谢干扰。蔗糖需新鲜配制,室温放置不超过3天以防微生物污染

3.饮水装置:采用双瓶(糖水与纯水)设计,水瓶容量为小鼠50mL、大鼠100mL。需使用防漏专用水壶,避免垫料吸水和称重误差。水瓶位置每6-12小时交替,消除位置偏好


实验流程

1.预适应阶段
--糖水暴露:前48小时提供双瓶1%蔗糖溶液,建立甜味认知

--偏好训练:替换其中一瓶为纯水,持续24小时,期间每12小时交换瓶位

2.正式测试

--禁水14-23小时(大鼠)或9-16小时(小鼠)以增强饮水动机。

--同时提供糖水瓶与纯水瓶,记录1-24小时内的摄取行为。部分方案在30分钟后交换瓶位,进一步控制位置偏差。

--使用自动化系统(如光电/重量双传感器)实时监测舔舐次数与时长,重量精度需≤0.01g,避免传统称重法8-15%的误差。



糖水偏好实验系统,XR-XT212,上海欣软


数据分析


1.核心指标为糖水偏好指数(SPI

SPI=糖水消耗量/(糖水消耗量+纯水消耗量)*100%

3.抗抑郁Yao物(如氟西汀)干预后SPI回升至正常水平,氯An酮等速效Yao物可在24小时内逆转低偏好状态。

关键注意事项

1.品系与性别差异:C57BL/6小鼠对1%蔗糖敏感,而Wistar大鼠需2%浓度;雄性Wistar大鼠应激后SPI下降更显著,实验需统一品系、年龄与性别

2.干扰控制

--避免禁食过度导致饥饿动物因热量需求过量饮用糖水。

--水瓶每日更换,清洁时彻底去除残留液,防止挂壁误差。

--行为学整合:SPT需结合强迫游泳、尾悬挂等测试,区分快感缺失与运动能力下降。

如果您也对动物实验感兴趣,欢迎关注和推荐关注知乎帐号:知鼠达理微信公众号:BrainTalks, 脑声常谈,专注于动物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实验知识的方法传播与分享交流,您可以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、同学以及老师,我们会定期更新您需要的相关实验方法的视频和文章,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!

对实验设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知鼠达理刘工13262879783

 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43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