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技术详情

Morris水迷宫实验流程参考

一、实验原理与设备配置


Morris水迷宫通过利用啮齿类动物对水的厌恶本能,迫使其寻找隐藏水下平台以评估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。该任务依赖海马体对空间线索的整合,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症、脑损伤及衰老研究。


  • 设备要求:
    • 水池:圆形不锈钢/塑料材质(小鼠直径0.8–1.2m,大鼠1.5–2.0m),水位深度≥30cm(鼠类无法触及池底)。
    • 平台:透明/白色(避免反光),直径8–12cm(小鼠)或10–15cm(大鼠),平台顶面隐藏于水面下1–2cm。
    • 环境:池壁设4个空间标志物(如东南西北),水温恒定22±1℃(恒温系统控制),光照≤100Lux,隔音环境(噪音<60dB)。
    • 记录系统:顶部摄像头连接行为分析软件(如EthoVision、VisuTrack),自动追踪游泳轨迹




二、标准操作流程

阶段1:适应期(第1天)

  • 目的:减少动物应激,熟悉环境。
  • 步骤:
    1. 平台置于随机象限,露出水面1cm(可见状态)。
    2. 动物从池壁中点轻柔入水(避免头浸没),自由游泳60秒。若未找到平台,引导至平台并停留15秒。
    3. 重复4次/鼠,每次起始点不同,间隔≥15分钟。

阶段2:定位航行实验(空间学习,第2–6天)

  • 目的:训练动物记忆固定平台位置。
  • 步骤:
    1. 平台隐藏于水下1–2cm(固定象限,如西北象限)。
    2. 每日固定时段训练4次(如9:00–12:00),每次从随机象限入水(4个象限轮换)。
    3. 记录逃避潜伏期(找到平台时间),上限90秒。超时则引导至平台,停留15秒。
    4. 每只鼠训练后擦干保暖,间隔≥15分钟再训练。

阶段3:空间探索实验(记忆检测,第7天)

  • 目的:评估长期空间记忆。
  • 步骤:
    • 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比
      (原平台所在象限)
    • 穿越平台次数
      (原位置中心半径10cm范围内)
    • 游泳路径效率
      (实际路径与理想直线的偏差)
    1. 撤除平台,动物从平台对侧象限入水。
    2. 自由游泳60秒,记录:


大小鼠Morris水迷宫,XR-XM101,上海欣软


三、关键指标与数据分析

  • 学习阶段指标:逃避潜伏期(逐日下降趋势表明学习能力正常)。
  • 记忆阶段指标:
    • 目标象限停留时间>25%(随机水平)提示记忆巩固。
    • 穿越次数≥3次/60秒表明精准空间定位。
  • 软件分析:生成轨迹热图、潜伏期曲线,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(p<0.05为显著)。

四、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

  1. 老年动物适应性测试:
    • 平台可见期验证视力及游泳能力,排除运动障碍干扰。
  2. 应激控制:
    • 操作轻柔,避免悬尾应激(损伤空间记忆);老年鼠可预游泳适应。
  3. 环境一致性:
    • 固定测试时间(符合昼夜节律),水面反光需用二氧化钛消除,外界物品位置不变。
  4. 干扰排除:
    • 性别/品系影响结果(如C57BL/6小鼠学习快于BALB/c),需组内一致。

如果您也对动物实验感兴趣,欢迎关注和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:BrainTalks, 知鼠科学,专注于动物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实验知识的方法传播与分享交流,您可以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、同学以及老师,我们会定期更新您需要的相关实验方法的视频和文章,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!

对实验设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刘工13262879783
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432号